【健康科普】春分养生:顺应天时,调和阴阳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天。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,对于北半球来说,这天正是春分。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、昼夜均等、寒温各半的时期,正是养生的好时机。中医讲究天人相应,中医养生与大自然的季节变换密切相关,所以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,要讲求平衡,以“和”为本,为一年健康打基础。
春分养生的原则:
1.顺应天时,早睡早起:春分过后,白天逐渐变长,黑夜变短,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以利于阳气的生发。
2.调和阴阳,平衡饮食:春分时节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少吃油腻、辛辣、生冷食物。可以适当吃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,如韭菜、葱、姜、蒜等,以助阳气生发。民间素有“春分吃春菜”之习俗,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哪些春菜值得吃~
01韭菜:“春食则香,夏食则臭”,这是吃韭菜的讲究之处。新鲜韭菜不仅入口鲜嫩,还散发独特的辛香,能够增进食欲。例如韭菜炒鸡蛋,鸡蛋富含蛋白质,两者搭配,营养丰富,适合春季食用。
02茼蒿:茼蒿也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开胃好菜。茼蒿茎叶同食,鲜嫩可口,有一种特殊香味,能起到开胃消食的作用。烹饪茼蒿时建议用旺火快炒减少芳香挥发油挥发。
03菠菜:菠菜富含膳食纤维,能促进肠道蠕动。菠菜是叶黄素的重要来源之一,这种营养素对于预防眼睛衰老导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很有好处。和猪肝搭配做菠菜猪肝汤,猪肝性温,具有补肝明目、养血的作用,两者搭配,营养丰富,适合春季食用。
04香菜:香菜含有黄酮类、多酚类、挥发油、维生素、芦丁和绿原酸等,带有特殊的香气,能促进胃肠蠕动。中医认为,香菜具有解表透疹、健胃醒脾的作用。但香菜不宜多食,尤其气虚体弱者不能多食。
05豆芽:春天多吃些豆芽可以有效地预防口角发炎。但豆芽性偏寒,烹饪时可配姜丝,以起到中和的效果。另外,体质虚弱、慢性肠胃炎、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多吃豆芽。
06荠菜:荠菜叶嫩根肥,具有诱人的清香,可用于制作饺子馅、煮粥、煲汤。中医认为,荠菜味辛甘、性凉平,具有和脾、利水、止血、明目等功效,一般人群均可食用,尤其适宜消化不良、体质衰弱之人食用。
总的来说,春天饮食宜甘而温,富含营养,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,忌过于酸涩,忌油腻生冷,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,如参、茸、附子、烈酒等,以免助热生火,若再被时令之邪引发,一些旧病宿疾即易复发。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,以免伤胃损阳。
3.适量运动,舒筋活络:春季万物复苏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应适量进行户外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以舒筋活络,促进气血运行。
4.保持心情舒畅:春季肝气旺盛,容易情绪波动。传统中医理论认为,春应于肝,养生重在养肝,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,故精神应疏泄畅达,做到心胸开阔,乐观开朗,戒郁怒以养性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生气、焦虑等不良情绪。踏青游山,陶冶性情,舒展形体,会使气血调畅,精神旺盛。而春天空气清新,最有利于吐故纳新,充养脏腑。
5.春来发陈,旧患需防:古人有言:“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。”可见春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、肝炎、流脑、麻疹、腮腺炎、过敏性哮喘、心肌梗塞、精神病等。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,各种致病的细菌、病毒容易滋生繁殖,皮肤疾患患者也会在春季增多,特别是慢性皮肤病容易在春季反复发作,需要格外注意皮肤养护,皮肤需要注意保湿,尽量少将皮肤暴露于寒热环境下,同时,注意保持居家环境干净卫生,室内空气流通,花粉过敏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。
春分养生小贴士:
春捂秋冻:春分时节,气温变化较大,应注意保暖,尤其是头部、脚部和腹部,避免受寒。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,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,要注意卫生清洁,勤洗晒衣被,开窗通风。
梳头百下:每天用梳子梳头100下,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,缓解疲劳,提神醒脑。
按摩穴位:可以按摩合谷穴、足三里穴、太冲穴等穴位,以疏肝理气,调和气血。
喝花茶:可以喝一些玫瑰花茶、茉莉花茶等,以疏肝解郁,清热解毒。
春分养生,顺应天时,调和阴阳,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,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
地址:聊城市建设东路45号 邮编:252000 急救电话:7076120 健康咨询、预约挂号:7076222 体检中心:7076333
监督投诉电话:7076122 医院办公室电话:70761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