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儿科之责守家园之暖 以同心之力促发展之兴

来源: 雷培红 发布日期: 2025-09-08 14:14:41

 

“家园”二字,重若千钧。于我们医护人员而言,医院是承载着使命与情怀的共生集体,是全体医护人员并肩奋斗的 “大家庭”;于患者而言,这里是托付生命健康的信任港湾,是驱散病痛阴霾的希望之地。围绕“守护家园、共促发展”这一初心,结合儿科工作的点滴实践与思考,我愈发清晰地感受到儿科虽小,却连着家园的温度与未来;责任虽重,更需以专业、温情与担当为医院发展筑牢根基。

一、以专业口碑为基,夯实家园的“信任底色”

儿科面对的都是还在长身体的孩子,接待的也都是心里急得团团转的家长。对我们来说,孩子病好了、家长说一句 “放心”,从来都不只是一句简单的满意评价这是在给医院这个“大家庭”攒信任,是咱们能长久立足的根本。而这份信任,只能靠实打实的专业能力来守住。

我们深知,标准化、精准化的诊疗是专业的核心。下一步,儿科将聚焦儿童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升级:针对儿童常见传染病、呼吸道疾病、消化道疾病及过敏性疾病,重新梳理优化诊疗路径,从接诊评估、检查检验到用药治疗、康复指导,形成全流程标准化规范,力争通过流程优化缩短平均住院日、降低复诊率,让家长在“高效诊疗”中看见专业。同时,我们将把健康科普当作“延伸服务”的重要一环,定期走进基层社区开展“儿童健康课堂”,摒弃晦涩的专业术语,用“孩子发烧别盲目捂汗”“辅食添加要避开误区” 等通俗表达,把育儿知识讲进家长心里。让广大家长们在提起我们医院儿科,都觉得“看得准、说得懂、很贴心”,愿意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,那医院这个“大家庭”的信任根基,自然就越来越稳了。

二、以服务温度为桥,凝聚家园的“情感合力”

对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来说,选哪家医院,不光看医生技术好不好,更看重医护人员能不能体会到他们的着急,把他们的难处放在心上。这种“有人懂我、有人在乎我”的温暖,恰恰是能聚起人气、拉近医患距离的关键。

我们不想孩子出了医院大门,医院的服务就断了线。现在儿科已经建了“出院宝宝随访群”——孩子回家后该怎么喂、药怎么吃、恢复情况要注意什么,家长有任何疑问,我们医护人员都随时在线回应;另外,我们还在院内牵头建立了“医护爸妈护娃交流群”,用我们儿科的专业知识,帮院里同事和他们的家人解答带娃时遇到的各种难题。通过两个小小的微信群,不仅把服务从“住院时”拉到了“出院后”,更藏着我们把家长、同事都当成“自家人”的心意。

有位家长就在群里说过:“孩子出院后有点咳嗽,我半夜实在放心不下,在群里问了句医生,没想到秒回不说,还特意打了电话教我怎么给孩子拍背。就冲这份真心,我们全家都认准你们医院了。” 等越来越多家长愿意主动给咱们点赞“服务暖心” 的名声也就慢慢传开,来就诊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。而医院这个“家”里,医患之间、同事之间的这份贴心劲儿,也会在这种双向的信任里变得越来越足。

三、以责任担当为翼,提升家园的“价值分量”

医院这个“家”要往前发展,从来不是某一个科室闷头向前冲,而是得两头兼顾 —— 既要守住医者的本分初心,也要把运营的根基扎稳,这样才能让咱们的服务长久地暖人心。儿科作为家里的一份子,更得主动挑担子,从里到外多使劲,帮着把这个家建设得更扎实、更有分量。

对外,我们想多把“家”的温暖送出去。计划定期搞 “儿童健康公益筛查”,免费给有需要的孩子们测骨龄、做身体成分分析,帮家长了解孩子的生长情况。尤其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、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孩子,我们更要多上心,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评估,把医者的心意送到更多家庭里。

对内,我们要把日子过细,把资源用在刀刃上。医护人力要排得更合理,避免看病高峰时大家忙不过来、闲时又浪费人力;耗材采购和使用要守规矩,能省的绝不浪费;看病流程也要再捋顺,让每一步都更高效让每一分投入都花在孩子的健康上、花在提升服务品质上。

医院是我们共同的“家”,儿科的每一步成长,都离不开全院各科室的支持与助力;家园的每一次发展,也都需要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倾心付出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儿科团队将始终以“守护儿童健康”为己任,在专业上精进、在服务上暖心、在担当上发力,与全院同仁携手并肩,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有温度、更有实力、更有影响力 —— 让这里既是医护人员安心奋斗的港湾,也是患者放心托付的家园。

聊城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08005号-2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378号
地址:聊城市建设东路45号 邮编:252000 急救电话:7076120 健康咨询、预约挂号:7076222 体检中心:7076333
监督投诉电话:7076122 医院办公室电话:7076105